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昔日力挺纳帅,如今公开质疑!拜仁旧将罕见发声,这次真的忍不了
在德国足坛,纳格尔斯曼的名字始终伴随着争议与期待,这位少帅曾在拜仁慕尼黑执教期间被寄予厚望,尽管最终黯然下课,但队内多数球员始终保持着对他的尊重,近日一位曾在拜仁效力的球员却罕见打破沉默,公开表达了对纳格尔斯曼的强烈不满,引发足坛热议。
"在拜仁时从未批评他,但这次我必须说真话"
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拜仁旧将在接受德国《踢球者》专访时直言:"我和许多队友一样,在拜仁时期从未公开质疑过纳格尔斯曼的执教方式,即便球队成绩波动,我们也理解年轻教练需要时间成长。"但他话锋一转,"可如今看到他在国家队(德国队)的某些决策,我实在无法继续保持沉默。"
据透露,该球员的愤怒源于纳格尔斯曼在2025年欧洲杯预选赛中的用人策略,尤其是在关键战役中弃用多名状态正佳的老将,转而启用缺乏国际比赛经验的年轻球员,导致德国队险些无缘直接晋级。"这不是实验场!"该球员强调,"大赛当前,稳定比所谓的'革新'更重要。"
战术争议:从拜仁到国家队的"固执基因"
纳格尔斯曼在拜仁时期就以战术多变著称,但也被诟病"过度调整",如今执教德国队,这一问题似乎被放大,前拜仁中场核心蒂亚戈(现效力于卡塔尔联赛)通过社交媒体间接声援老队友:"有些教练总想证明自己比球员更懂球,但足球终究是球员在场上踢的。"
数据佐证了质疑者的观点:纳格尔斯曼执教德国队以来,球队在比赛最后15分钟的丢球率高达38%,而同期控球率却位列欧洲前三。"这种'高压控球+防守脆弱'的组合,和他在拜仁后期的问题如出一辙。"德国《图片报》分析指出。
更衣室暗流:老将们的失望情绪
尽管纳格尔斯曼公开表示"国家队没有特权球员",但多位30岁以上的国脚私下表达了不满,一位现役国脚透露:"有些队友训练中表现出色,却连大名单都进不了,教练更愿意相信那些符合他'体系'的人,而非真正能赢球的球员。"
这种情绪甚至蔓延到德国足协内部,据《体育图片》爆料,部分高层对纳格尔斯曼的沟通方式颇有微词:"他很少解释决策逻辑,总用'战术需要'搪塞,这在俱乐部或许可行,但国家队需要更多透明度。"
球迷分裂:革新派与务实派的角力
德国球迷对纳格尔斯曼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,年轻球迷欣赏其大胆启用新人的勇气,在社交平台发起#相信纳帅#话题;而传统派则聚集在球场看台打出标语:"我们要的是胜利,不是实验报告!"
前德国队长巴拉克在专栏中写道:"2002年世界杯亚军、2014年世界杯冠军的德国队,核心都是经验与活力的平衡,现在这支球队却像在玩俄罗斯轮盘赌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子弹是金子还是哑弹。"
纳帅回应:"批评是工作的一部分"
面对舆论风暴,纳格尔斯曼在赛前发布会上显得平静:"我理解情绪,但教练的职责是着眼未来,如果总用'安全牌',德国足球永远无法突破西班牙、法国的压制。"他特别提到2006年克林斯曼的改革:"当时多少人骂他?但正是那支年轻球队为2014年奠定了基础。"
这番回应并未平息质疑,德国传奇射手克洛泽直言:"类比2006年并不恰当,当年我们有巴拉克、克洛泽、莱曼这些定海神针,现在球队缺少这样的领袖,让新人突然挑大梁风险太大。"
转折点:欧洲杯成最后救赎?
随着2025年欧洲杯临近,纳格尔斯曼的执教已进入倒计时阶段,德国足协主席诺伊恩多夫虽公开表示"全力支持",但据内部人士透露,若小组赛阶段表现不佳,不排除提前解约的可能。
"足球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远的朋友。"《南德意志报》评论道,"纳格尔斯曼需要证明自己不是'理论家',而是能带领日耳曼战车重回巅峰的实战派,否则,这次连昔日的支持者都会变成最尖锐的批评者。"